多说无益

古人云: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一直以来忙忙碌碌,生活凌乱,常是焦虑不安的。今日得闲,稍做整理,洗衣打扫,整个人竟渐渐安静下来。

静下来,就能观照自己的内心,平常道理居然又有了更深的感触:一是凡事须从小事做起,态度须严谨和认真,久而久之就能养成良好习惯,做起来便不累了;而再小的事情,坚持来做亦可做得精深,做成不凡;此外,目标一旦确立,就必须少言多做,多说无益,脚踏实地用行动和事实说话,才能赢得尊重。[……]

继续阅读

论文

过完“选题”、“开题”的关口,真正开始做一篇“项目管理”领域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且带有一定的”研究”性质,才发现完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几个方面的难度在此总结一下:

一是文献仍然读的不够,即使在选题,开题阶段读过一些文献,但是所读文献的数量仍然不够,大多数文献是泛读的,某些文献虽然精读,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形成系统的笔记,以至于动手写初稿时仍然发现材料不足。
二是研究方法上不够熟练,由于是初次以“学术”的标准来进行写作,管理研究方法上不够纯熟。当然这也和我的理工科背景有关,管理类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科学技术类专业的研究方法从手段上有所不同。管理类论文的思路重在数据分析,需要对统计学原理有[……]

继续阅读

一位教育技术导师谈研究生学习(转)

1. 研究生期间要学什么?

我认为研究生期间学生应该学三件事情:
1)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尽量广地涉猎学科基本知识,尽量深地了解所研究领域的方方面面、过去和现在

2)掌握独立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尽量多的学习各种研究方法,熟练掌握研究过程和步骤

3)学会写论文:写论文不仅是训练表达能力,更是训练思维的逻辑性,论文体例虽是八股,但却是整理思路、与他人沟通的有效结构,不可不尊重

如果能够按照这三条要求自己,毕业后做不做本专业,并不重要,因为你的研究素质已经建立了,做什么事情都没有问题了。


10[……]

继续阅读

程序人生(转)

以下是《深入浅出MFC》作者侯捷先生于2001年来华中科技大学做人文讲座时的演讲内容:

如果你不曾听过侯捷的名字,不曾知道侯捷做的事情,你不可能有兴趣走入会场。因此,各位远道而来,我窃以为,无非想看看侯捷本人,听听他说话。如果你期盼在这种场合听到某某技术的剖析,某某趋势的发展,肯定你会失望。我不是趋势专家,对此也毫无兴趣。台上说话和台下聊天不同,我不能也不敢讲我没有心得没有研究的话题。“程序人生” 这个话题旨在让大家对一个你感兴趣的人(侯捷我)的学习历程有些了解,或许从中给你一些灵感或激励。  

我在一个被昵称为“少林寺”(台湾工研院)的地方,磨练三年。后半期因为发现了自己浓烈的[……]

继续阅读

第一代程序员王小波(转)

之前从来没发现原来王小波居然也有过程序员经历,虽然我之前没有看过他的书,但作为知名作家仍值得敬仰。其实一直认为编程和写作并无太大差别,都需要心力去创作,需要灵感,同时也需要追求作品的美感。大道至简,殊途同归,道理是这样的。所以,回顾下王小波的这段程序员经历,也是蛮有意思的。

========
本文转载自:http://www.open-open.com/news/view/1ca548e

喜欢读书的人,对王小波都不陌生,他是中国最富创造性的作家之一,他是中国近半世纪的苦难和荒谬所结晶出来的天才,他英年早逝。他的作品对我们生
活中所有的荒谬和苦难作出最彻底的反讽刺。他还做了从来没[……]

继续阅读